善的律法保护他们。他只能靠自己强硬起来, 才能保护好自己, 保护好豆豆。
同样的,还有这次县试。
在现代, 考试是没有任何危险的。本着多考一个证总没有坏处的想法,他用了近乎逼迫的方式,强烈要求豆豆去考县试。却完全没有考虑到, 在这个时代,科举考试是有可能死亡的,而且死亡率并不低!
吴轩的手指碰了碰豆豆的脸颊。
他总觉得他是为了豆豆好, 有了功名豆豆就能有更好的生存环境。这使得他忽略了豆豆的个人意愿,强迫豆豆背书考试。毕竟豆豆很喜欢他,从来不舍得违逆他,不是吗?
他利用豆豆对他的信任与顺从,试图去安排甚至掌控豆豆的人生。
他把自己的意志完全强加在了豆豆身上。
这样,真的过分了。
吴轩的指尖在豆豆脸颊轻轻滑动两下。指腹下的肌肤柔软而温暖,就像豆豆对待他一样,永远好脾气地纵容他,永远乖巧地听他的话。
以后,他也要学会听豆豆的话。
以后,豆豆想做什么,尽管去做就好了。
至于其他的,有他在。他和豆豆是领了婚书合了户籍的合法夫夫。他们是一体的,是一辈子绑在一起的。只要他不死,就可以永远保护豆豆。
——
吴轩一直守到后半夜,豆豆才幽幽转醒。
吴轩轻声道:“小炉子上温着粥,要不要喝一点。”这小炉子是房间取暖用的,他朝小二要了一个砂锅,专门给豆豆熬了粥。
“轩哥。”豆豆眨巴眨巴眼睛,还有些迷糊。
吴轩扶着他半坐起来,让他靠坐在床头。
感受到身下木制床的触♪感,豆豆又环视一圈房间,终于反应过来了。这里是客栈,今天他和轩哥考了县试的第一场。
豆豆低下头,小声道:“轩哥,那些题目——”我没有答完。
“那些题目不重要,你没事就好。”吴轩上前,两只手臂轻轻拢住他的身子,“豆豆,我错了,以后我再也不会逼你去考试了。”
“啊?”惊喜来得如此突然,豆豆一时都没有反应过来。
“豆豆,以后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考科举是我的事情,应该我自己去做。”吴轩轻轻拍抚他的背部。
“可是,这次是因为下雨,我以为雨会停的。而且题目我都会。”豆豆小声解释。如果明年不出意外,他再来考一次,应该能过。
吴轩问他:“那你明年还想再考吗?”
豆豆诚实地摇了摇头:“不想。”就算能考过,他也不想考。他不喜欢读书,也不想当官老爷。
“那就不考了!”吴轩一锤定音。
“真的吗?”豆豆不敢相信。轩哥不是一直告诉他最少要考一个秀才功名吗?怎么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。
吴轩点头,“科举的事情就交给我了。反正咱们是领了证的,一荣俱荣。”
“轩哥,什么是领了证的?”豆豆问道。轩哥又开始说一些奇奇怪怪的话了。
“就是一家人的意思。”吴轩起身,“我去给你盛粥。”
豆豆捧着碗小口小口喝粥,“轩哥,这个粥怎么带有一丝甜味。味道有些似曾相识,我好像在哪里喝过。”
吴轩从桌子底下扒拉出剩下的半瓶修复剂,道:“我用修复剂熬的。”
——
县试第一场结束后,第三天才会发团案。团案只写座位号不写姓名。在榜的表示已经通过第一场考试,可以继续参加第二场。而榜上没有的,就可以收拾收拾回家了。
吴轩他们五个人,只有吴轩和吴文韬通过了,豆豆吴文祥还有吴琨都没过。
吴琨才十二岁,还是个孩子,笑呵呵地没当回事,缠着王秀才要去街上买糖葫芦。豆豆也放松了心情,只要轩哥不介意,其实他对科举考试是没有任何追求的。
只有吴文祥一个,哭天抢地埋怨苍天不公,说都是因为下雨影响了他的发挥,要是不下雨肯定能考过。明明他所在的号舍顶棚完好无损,下雨对他并没有太大影响。
客栈里也有其他第一场没过的考生,都把责任归咎于惊蛰前的这场春雨。
有的人是真的受了影响,严重的比如和豆豆同排的一名考生,现在还在医馆躺着。
但有的人,纯粹就是不想承认自己学识不够。比如前两天坐在吴轩他们隔壁的胖瘦组合,两人都没有考过,正在一楼大厅大声抱怨。
吴轩和豆豆依旧选了角落的桌子,把那些人的抱怨当成背景音,照常吃晚饭。
豆豆满脸佩服:“轩哥,你真厉害,考了第二名呢!”
团案虽然不写姓名,也没有正式的排名,但第一名的位置会标出来,而吴轩就在第一名旁边。
吴轩笑笑,“应该是因为我字写的好。”毕竟他的诗文只学了三个月,真的水平一般,现在仅能保证韵律格式避讳之类的不出错而已,美感几乎是没有的。
——
县试第一场是正场,是最重要的一场,也是淘汰率最高的一场。后面四场的考试内容和第一场差不多,一般第一场能考过,后面的四场不出意外基本也能过。
景元十四年三月初十,定山府衙放县试“长案”。
吴轩和豆豆起了个大早,打算去贡院门口看热闹。到了楼下,就见吴文韬起的比他们还早,已经吃完了早饭一个人坐在餐桌前出神。
“文韬,放心,你肯定能过的。”吴轩上去拍了拍他的肩膀。吴文韬第一场排在二十名以内,县试共录五十名学子,他的位置很稳。
吴文韬点了点头。
吴轩和豆豆简单吃了一些早点,三人起身前往贡院。
贡院大门外熙熙攘攘围满了人,有来看成绩的考生,也有纯粹来凑热闹的路人,还有抓住商机来卖食物的小摊贩。
三人在人群后面等了一会儿,就听到了衙役敲响铜锣的声音,伴随着高昂的唱声:“放案——”
人群呼啦一下子朝前蜂拥而去,吴轩双臂撑开护住豆豆,不让他被别人挤到。
吴文韬道:“你们在这里等着吧,我过去看。”说完费力朝前挤去,一会儿就不见人影了。
吴轩把豆豆整个人包在自己怀里,道:“咱们不着急,等文韬回来汇报结果,而且,一会儿应该有人会喊名字。”
话音刚落,果然听到前面有人大声喊道:“我看到了!第一名是顾瑾!案首,案首是顾瑾!”
“嗡——”的一声,人群马上议论开了,众人都对这位名叫“顾瑾”的学子十分羡慕。考中了县案首,意味着只要不出意外,顾瑾的秀才功名已经到手了。不像他们这些人,还要府试院试这么一路考下去。
也有学子发出了疑问,“这顾瑾是何方人士,怎么从没听过他的名字?”往年县案首十之八九都是致远学堂的学子。就算不是,能获得案首的才学,这人在定山县学子中也不该寂寂无名。
见好些人都发出了类似的疑问,有知情人忍不住了,道:“顾瑾顾公子你们都不知道?”
他手指着东边不远处的三层建筑,“无言阁你们总知道吧!顾家的书馆书铺你们都去过吧!”
有人反应过来了,问道:“顾瑾是那个顾家的?”
那人得意道:“当然了。顾公子是吏部尚书顾大人的独子。据说三岁能写诗,五岁能作文,人称京城第一才子。”
“哗——”人群又沸腾起来了,对于他们这些大半辈子都生活在定山县城的普通人来说,京城的大官是离他们非常遥远的存在。♂本♂作♂品♂由♂思♂兔♂网♂提♂供♂线♂上♂阅♂读♂
“那他怎么不在京城考试,来我们定山县?”又有人问道。
这次不用知情人说话,别人就回答了,“当然是因为顾公子祖籍定山县了。让后辈回原籍应考,而不是直接入国子监,这顾大人定然是位廉洁清正的好官!”
“还用你说?单单冲着无言阁的书馆,免费给学子们看书这一项。顾大人在我心目中就是古往今来第一好官!”
话题渐渐转到了对顾家父子的吹捧上。有人说顾瑾拖到现在才考科举,定然是准备趁着科举顺年,一路考过去,三年之内金榜题名。
甚至有人断言,顾瑾很可能连中六元,成为本朝第一个六首状元。
第39章
顾瑾的身份太有话题度了, 他又是案首。
一时间,众人都议论起顾瑾来, 都没有人关心剩下的名次了。
吴轩朝放案的地方看过去, 只能看见密密麻麻的人头, 半天也不见吴文韬出来。
豆豆道:“轩哥,你应该还是第二名。”豆豆这么说是有根据的。县试的第一场是正场, 后续四场考题类似,考生的成绩也不会有太大变动。所以今天放出的“长案”, 和第一场之后放出的“团案”一般都是一致的。
“大言不惭!”旁边有人嗤笑出声,瞪着豆豆的眼神满是恶意, “你们以为能买得起书, 就能考出好成绩了?”
“这是谁?”吴轩和豆豆互看一眼,满头雾水。他们两个正常聊着天,这么不认识的人为什么这么生气。
翟乐见两人竟然不记得他, 顿时更生气了, 眉毛吊成了倒八字, 语气刻薄道:“《新修史记》看完了吗?看得懂吗?”
一提起这本书,豆豆突然想起来了, 他“哦——”了一声,凑到吴轩耳边小声道:“我们第一次去书铺买书的时候,碰到的那个脾气非常差劲的人, 当时我还说他长得比田婶子家的驴还丑。”
吴轩也想起来了,“怪不得我觉得有点眼熟,长这么丑的人确实也不多见。”
翟乐道:“你们两个在那儿小声嘀咕什么呢, 是不是在说我坏话?”
见两人不答,翟乐又道:“我跟你们说,别做那青天白日梦了!往年县试前几名都是我们致远书院的学子。今年顾公子拿了案首,人家是京城来的大才子,我们比不过正常。但第二名,一定是我致远学子!”
他刚说完这话,就见吴文韬激动地从人群里挤了出来,边跑边喊:“大堂哥,你是第二名。”能考中县试前十名,表示考生是本县的优秀学子。“县前十”在府试的时候需要“提坐堂号”,获得考官的特别关注,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。
翟乐听到喊声,也激动了起来,大声道:“吴文韬,你看到榜单了?第二名是谁?”
吴文韬这才注意到他,道:“翟兄,原来你也在。刚才没看到你,实在不好意思。”
“快说,第二名是谁?”翟乐没空跟他寒暄,催促道。
“是我大堂哥!”吴文韬裂开嘴笑得十分开心,仿佛考了第二名的是他自己。
“你堂哥?”虽然不知道吴文韬什么时候多了个堂哥,也不知道吴文韬的堂哥姓甚名谁。但这并不妨碍翟乐拿“吴文韬的堂哥”来踩人。
翟乐转头看向吴轩和豆豆,嘲讽道:“听到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