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此前在昆仑山学艺,想来定是修为精深,我年纪轻,又天资有限,不敢班门弄斧。”
“太师谦虚。”姜子牙道,“只是你我同朝为官,将来也会一同御敌,须得早做准备,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,误了军国大事。”
“丞相此言有理。”伏光道,姜子牙的底细不用推演都能知道,没什么需要问的。所以资讯共享其实就是姜子牙对伏光的打探。
姜子牙问,“不知太师在哪位仙人门下学艺?”
伏光依旧微笑,“我也在昆仑山学过几日,后来便去了金鳌岛碧游宫,不过学的时间不长,师父准许我下山独自修行,这些年来一直在轩辕丘居住。”
女娲也在昆仑山,碧游宫是通天的道场,轩辕丘是“白兔”的洞府,两分真一分假,不需要编新的故事就能糊弄过去,还可以误导姜子牙往别处想。
三清也在昆仑山上修行过。
“原来如此。”姜子牙道,“同为昆仑山弟子,我竟没有见过太师。不知太师年岁几何?”
伏光敛眸,想了一会儿,摇头说,“记不清了。”
姜子牙和散宜生无语地看着他。
明明刚才还说自己“年岁尚浅”,现在又说记不清……
姜子牙拆台,语气唏嘘,“我三十岁上山,至今已有四十载。太师道法高深,想来修为的时日不亚于我。自离开师门后,我四处行走,直至遇到先王才安定下来。太师既在昆仑山修行,又是玉虚宫门下,理应算是同门。今日与太师同朝为官,实是子牙之幸。”
伏光依旧微笑,“可惜军中没有好酒,不然定于子牙师弟痛饮一杯。”
姜子牙话里说自己修行四十年,太师必定比他修行的时日还要长。没想到白太师看起来年纪轻轻,实际岁数居然这么大。
散宜生看着貌似相谈甚欢的两人,给伏光的性情重新定义了一下。
白太师总是微笑,看起来很和善宽容,就算模样年轻,微笑起来也多了几分成熟稳重的感觉。只是今日被姜子牙拆穿年纪仍旧面不改色,肯定不止有上面的标签。
散宜生心中的天平渐渐倾斜,觉得先王可能真的有识人之能,此人或许没有表面看起来单纯,或许当真是个合格的政客。
姜子牙举樽,“以茶代酒,敬师兄一杯。”
伏光也拿起樽来慢条斯理喝了一口。
姜子牙问,“朝歌远离西岐,闻太师即便发兵,军队也不会这么快到来。只是殷商几处关卡与西岐相距不远,又拥有重兵,恐怕会先一步打过来。白师兄可有计谋应对?”
伏光笑着看他,“姜师弟既然这么问了,是否心中已经有了谋断?”
面对姜子牙的时候,伏光能叫他一声“师弟”,在申公豹面前,他却不怎么想这样称呼他。或许因为他把申公豹当成自己人,不想欺骗吧。
姜子牙道,“我不比师兄,并未有应对之计,只是对殷商下一步行动有所猜测。”
伏光抬手,“师弟请讲。”
散宜生也侧耳恭听。
“青龙关张桂芳驻守多年,闻太师手下吉立、余庆两位弟子对各处守将都很了解,必定会推荐张桂芳领兵出征。”
伏光道,“我不这么以为。”
“师兄有何高见?”
伏光笑着摇了摇头,他和申公豹亲自商定的内容,怎么能轻易说出口。
“且看日后吧。”
第83章 对战
只有死掉的人才会封神。
西周阵营里没死的那些,比如李靖、哪吒、姜子牙,都没有进入封神榜。姜子牙享人间富贵,没有封神,李靖、金吒、木吒、哪吒、杨戬、韦护、雷震子七个在天庭任职的,据说是“肉身成圣”。
……真的是满满的槽点。
他们修行的年岁有多久,又做了什么丰功伟绩,可以“肉身成圣”?
这个“圣”是哄人玩的吧?
为了气运,妖族也不能死,其他忠义之士愿意为国陪葬,算是死得其所,伏光管不着。但是西周一个都不死,明目张胆的开挂就说不过去了吧?
张桂芳本来应该是闻仲手下第二路兵马,因为伏光的参与殷商不会跟葫芦娃救爷爷似的一个一个送,争取出其不意,在姜子牙搬救兵之前打出点成绩来。
半月后探子传来讯息,闻太师率兵出征。
青龙关平静非常,没有任何动向。姜子牙很关注青龙关,张桂芳越是安静,西岐就越心焦。
伏光居于中帐,一直有军士进出,多是送达朝歌情报,也有催促用兵的。
黄元济、陈继贞等将军和南宫适交好,对伏光掌兵有所不满。姜子牙和伏光一样空降西周,境地和伏光差不多,更何况伏光立场不明,他自不会费心替他说话。散宜生阻止过几次,也因时间渐逝没了耐心,便任由几个将军来了。
朝歌妲己谨记伏光的话,有所收敛,不愿因为争风吃醋沾上人命。
西宫黄娘娘和她嫂子贾氏活的好好的,黄飞虎依旧做他的镇国武成王,没有道理谋反,也就没了后续黄飞虎过五关。
“太师还不动兵吗?”梅德将军怒气冲冲,一掀营帐走了进来,身后还跟着金成和黄元济、陈继贞,“闻太师已经联合五关守将,不出三日便会来到我军帐前,此时还不用兵,太师要等到何时?!”
伏光忽然问了他们一个不相干的问题,“若是五关将领叛出殷商归顺大周,不知诸位将军以为来者是否为忠义之士?”
梅德疑惑道,“太师有法子让他们归顺?”
伏光摇头,“还请将军解惑。”
陈继贞道,“纣王失道,朝臣们若能及时看清时局,自然是好的。”
“我明白了。”
他们追随的是大义,不是特定的某个人。所以姜子牙从朝歌来到西岐不会被人瞧不起,被人唾弃的反倒是那些对纣王忠心耿耿的臣子。
四人本是过来质问伏光,被他的问题打的一懵,回想起军中传闻,反而不好意思开口询问。
黄元济弱了声音,小心问道,“我们是粗人,论计谋比不得太师。今日来到帐中只为了跟太师讨个说法,应对闻仲的军队,到底能不能成?”
“自然能成。”伏光说,“诸位将军可知,最好的兵法是什么?”
梅德问,“什么?”
伏光道,“用兵之上策,便是不战。四位请回吧,且看明日是否有敌将前来叫阵。”
四人怀着满心疑惑离开,找南宫适和散宜生解答去了。
又过了几日,大兵来袭,领兵的是武成王黄飞虎,他手下将领黄飞豹、黄飞彪、黄明、周纪、龙环、吴谦都是可靠的心腹,界牌关黄滚是黄飞虎的亲爹,可谓是兵多将广。
西周只有南宫适比较厉害,辛甲辛免次之、太颠阙夭年事已高,也算不上正经的武将。毛公遂、周公旦、召公奭几个公子能当一方诸侯,领兵打仗还是弱了许多。
黄飞虎年轻力壮自不用多说,闻太师乃是截教门下金灵圣母的弟子,手段高超,还有几个仙家朋友,画风与西周相比简直跨了一个次元。
伏光分配将令,命南宫适等人领兵应战。
辛甲辛免不敌,适落败而归。
没一会儿南宫适也仓惶逃回。
伏光看了一下回来的将领,虽然狼狈,竟然没一个战死,甚至胳膊腿儿都是全的,可见气运之高。
南宫适身上染血的盔甲未脱,带着一身血气,提刀愤怒前来,他把刀拍在案台上,瞠目怒道,“这就是太师的良计吗?!”°本°作°品°由°思°兔°网°提°供°线°上°阅°读°
浴血归来的将军衬得白衣青年更加纤细。
守在帐外的士兵都不敢拦截愤怒的顶头上司,余光瞥到里面的场景不由心惊胆战。生怕南宫将军一时抑制不住,就把小太师给掐死了。
太师本人倒是好似完全感受不到近在咫尺的压迫,他慢条斯理地倒了一杯水,推到南宫适面前,风轻云淡的模样看的南宫适牙痒痒。
伏光抬眼一瞧,眸中是满满的疑惑不解,“将军因何愤怒?”
“你说我为什么生气!”要是伏光有一点愧疚,南宫适还不至于这样,现在他更气了,逼近伏光,拿起手里的刀架在青年的脖子上,“若不是因为你,西岐的军队早该在各处关卡布置周全,或是分化敌方将领,或是拦截粮草,何至于输的如此凄惨!”
“我确实有错。”伏光不躲不避,任由泛着寒光带着血腥味的刀片抵着脖子,苦笑道,“我错在不知将军实力几许,轻易派将军出征。”
南宫适手上用力,刀刃割破了白袍太师纤细的脖颈,他愤怒之下的将军不为所动,咬着牙质问,“你什么意思!”
眼见要闹出人命了,守在帐外的士兵才记起要去王殿报信。
凡铁怎么可能轻易刺破伏光的面板?不过是小小的障眼法罢了。
他依旧笑得无奈,“南宫将军请冷静些。我所言句句发自内心,并没有打趣将军的意思。”
南宫适怎么可能冷静的了?
没有立刻把手中的人杀死,都算他脾气好。
“将军松开吧。”伏光眨了眨眼睛,推了下他手中稳稳拿着的刀。
南宫适不为所动。
“将军手中之刃本该斩杀奸佞乱臣,不该对我出手。”伏光蹙眉。
帐外忽然有嘈杂的人声响起,片刻后姬发等人从外面进来。
这个时候的王没有秦朝之后的皇帝那么尊贵,讲究的是爱民如子,亲力亲为。南宫适迎战时,姬发就在后方观看,距离军营不远,听到禀报之后立刻就过来了。
战争失利所有人的心情都不好,姬发冷着脸进来,也想问问伏光到底打的什么主意,可是看到南宫适抵在他脖子上的刀之后,再也提不起质问的心思,连忙让南宫将军把刀移开。
南宫适看了姬发一眼,心想大王在此,白黎小儿定不敢违命不从,要么交出将印辞去太师之职,要么只能给出令所有人都满意的答复,好叫众人知道,应战失利也是计策中的一环。
姬发叹了口气,摆摆手,让士兵拿来干净的帕子给伏光包扎脖子上的伤。
待包裹好之后,姜子牙出声询问,“白师兄曾言,闻太师不会让张桂芳出征,今日黄飞虎与闻仲亲自领兵,果真不见张桂芳。师兄谋算成真,又为何会大败而归?”
南宫适杵着刀,冷眼看他。
伏光笑了笑,“是我错了,高估了几位将军的勇猛。”
“你想再来一刀不成!若有下次,我定不会手下留情,手中之刃直斩你项上人头,看你这张嘴还能说出个什么来!”南宫适举着刀恐吓他。
姬发没有呵止南宫将军,他同样理解不了伏光的操作。
倒是姜子牙若有所思。
伏光对姬发拜了拜,“不若让碧芷出城迎战吧。”
“战争不可儿戏!仲父三思。”伯邑考上前一步,阻止他,“南宫将军英勇善战,父王在位